米除了作为国人的主食以外,还承载了许多文化上的象征意味,既延续了传统,也重建了现代社会结构。当人们说“一起吃饭”时,代表了一种关系认可,以及一种情感的传递,所以“吃米饭”就成为了一种凝聚集体认同与力量的方式。
真正把人们区别开的,不是财富地位,而是智慧和健康!好的人生,从好好吃饭开始!营商的过程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,目标和结果不是最重要的,它们已经融进了每天的探索和成长里。
自古以来就是亚洲社会最重要的身份文化认同(cultural markers of identity)之一。种什么植物、吃什么食物、跟谁一起吃饭,提供了认识不同人群阶层、社会关系,以及文化背景的诸多信息。东亚地区已有数千年的稻米种植历史,稻米也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主食,稻米文化可以说渗入了东亚文化的方方面面。
1300年前,大祚荣带领数十万百姓翻山越岭数千公里,从无到有到强,拓建了唐渤海国疆域,稻作农耕开启了古国文明的传承与创新。现在这里的人们在传承着这些地域文化,也传承着真正高品质大米美食文化。
吃米饭的习惯在韩国却是每个人都不能丢掉的“饮食仪式”。以学校餐厅为例,即便当天的主食是面食,也一定会准备一小碗米饭提供给学生,因为在韩国人看来,没吃到米饭,就好像没吃到正餐一样,无法完成整个“饮食仪式”,可能肚子已经饱了,但内心却没有满足。
韩国人很重视礼仪,米饭就是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程序,一顿饭不吃米饭,就是“无礼”,就是粗鲁。如果有人坚持不吃米饭,即便自己能迈过心中的芥蒂,也不会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,这就引出了米在韩国文化中的第二个意义。
如果让中国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食物,大多数人恐怕不会选择米饭。因为在中国人看来,米饭是主食,必须辅以配菜,虽然菜称为“配角”,但往往“喧宾夺主”,重要性远超米饭。这种现象在韩国就不会出现,因为他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米饭,甚至只吃米饭也行。
一起“吃饭”是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,“吃同一锅饭”则表达了彼此之间社会关系的亲密。因为在韩国历史中,米是财富的代称,比如很多民间传说都用吃米饭、喝牛肉汤来形容富人的生活,也就是说,跟别人一起吃饭,代表与其分享财富,证明了“共食者”不同寻常的关系。
除了米饭,稻米文化中另外一项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米食,是各式各样的“米糕”(tteok)。例如最普遍的米糕就是年糕,在过新年时,韩国人要吃年糕汤,祭祖时除了米饭,有时也会用年糕汤代替。在“秋夕”(中秋节)时,家家户户要做松饼(类似年糕的馅食),一则用来祭祖,二则用来跟团聚的家族成员分享。
现在的人们生活都变好了,可是“富贵病”却多了起来,人们归咎于大吃大喝,于是“粗茶淡饭”又重新被提了出来。大家都知道,“粗茶淡饭”是出自诗人杨万里的名句:“粗茶淡饭终残年”它是指普通的饮食,比喻朴素的生活
对“粗茶淡饭”要科学解读,不是字面意义上的“粗”的茶、“淡”的饭。“粗茶淡饭”应该是平衡膳食,食物多样化(包括蔬菜水果),不大吃大喝、营养过剩;也不提倡一位素食,导致营养不良。
抱勤守拙。作为黑龙江高品质大米的代表,我们努力保持它品质的纯正。每一粒到您手中的大米,都是在我们的土地上种植、收割,统一仓储进库,每批大米都是根据订单现磨。